【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新进展

日期:2010/9/8 10:47:15  来源: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

  传统养生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悠久的历史,被众多有识之士所推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在养生益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体系、又含多种流派、兼具方法和手段的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格局,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过去的几十年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基本生活满足的前提下,更追求健康的状态;不只是对疾病的治疗提出高要求,而且对预防、保健和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达到健康、健美和长寿的目的。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不但要求健康,更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如何更科学地养生、如何达到健康、健美和长寿的目标,本世纪医学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将中医、西医、生物医学养生理念、方法、手段结合在一起,为科学养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

  1 社会发展影响养生观念

  1.1养生观念受医学模式的影响明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活着,还期待非常好的生活质量,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性医学模式转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更加重视各种养生方法和手段,包括中医中药、西医西药、生物方法、物理方法等等。与养生息息相关的饮食、环境、心理、药物越来越受到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而且其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的诸多领域中也占有特殊地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提升的必然追求。养生将成为更多人的追求目标。

  1.2养生观念受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的影响

  在历史的进程中,医学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但是仍有诸如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亟待攻克。这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0.4%,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并构成了最大的医疗和社会负担,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所处环境是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最大可能地改善和净化环境,防范疾病于未然,有望将健康提高到新的水平。

  1.3养生观念受理想健康预期的影响

  关于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多次更正:健康是人在躯体上、精神上 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行为健康、道德健康等。这几个个方面的协调完美状态才是健康的。这也标志医学模式从单一到多角度的转变,新的医疗模式也将不仅防病、治病,而且会让人们更健康地生活。

  1.4养生观念受对美好生活期待的影响

  更多的幸福感、更多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平实的生活、可心的工作、需挂念的亲人和朋友、有更多的理想可以实现都会期待更健康的状态,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就会有更多的环保的、绿色的养生方法被重视;更多的养生理念被接受。

  2多元结合包括中、西医、生物等将成为新的养生格局

  随着全社会文明程度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期待健康的生活和生命质量,更多的人不满足于单一的养生方法,会期待更完善的、科学的养生方法和手段,这样包括中、西医、生物等将成为新的养生格局。

  2.1弘扬传统的养生理念的特点和优势

  传统的养生理念有如下主张:顺应自然。讲求天人合一,重视自我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形神兼养。一方面注重形体养护,另一方面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动静结合。主张“动则生阳”,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审因施养(辩证施养)。即不拘泥于一法一式,而要因时、因地、因人使用不同的养生方法。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心理和生理的和谐统一。根据传统的养生理念,利用现代的科学手段,不断挖掘、筛选和提炼疗效确切和毒副作用小的保健产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新理论,创建新方法,为人们养生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方法。将各种中医的养生方法综合起来,以平衡阴阳、调补气血、增强体质为基础,并强调天人合一、顺应社会、顺应自然。在养生中因人而异,因证而异,从而使养生更有针对性,更具效果。

  2.2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亚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未病状态,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游离状态,如果保健得当,有希望回到健康状态,任其发展就会导致疾病发生。约占人群的70%~75%。

  亚健康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医学指标来诊断,因此易被人们所忽视。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又长时间处于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状态中: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等,注意亚健康已向你发出警报了。尤其处在高度紧张工作、学习状态的人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提示已经出现了亚健康。中、西医各自对亚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相似性,西医亚健康的理论基础为神经、精神、内分泌、免疫的交互作用学说,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心理、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因素,中医判定亚健康,也是基于对整个机体状态偏离程度的判定,进行辨证,用阴阳五行解释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也符合西医的新的医疗模式。以科学养生为理念,用参威口服液、活力源口服液等明显提高免疫水平,提高防病、抗病能力;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治未病,防患于未然,也是养生的重点目标。

  2.3老龄化社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2000年,中国是世界上工作年龄人口(15岁—59岁)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然而,到2015年时,只有少量的儿童会达到15岁,同时却有大量人口会达到退休年龄。这也就意味着,工作年龄人口将急速下降。上海是我国率先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之一。

  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并且呈现出加快增长的趋势,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空巢老人数量庞大。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是典型的“未富先老”;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要深刻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老龄问题的特殊性和加强老龄工作的紧迫性。目前,中国年龄在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10%)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但据估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会上涨至30%。绝对数字将从2000年的1.28亿上升至2050年的4.31亿。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会更突出;养老问题也会更加突出;而且一对夫妻面临着最多要赡养四个老人;使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都在加重,处理也会更复杂,对老年医学水平的要求也会更高。采用合理的保健养生方式和生活方式,延缓衰老过程的到来,减缓衰老的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社会人口老龄化会促进老年养生医学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2.4环境健康和心理健康将成为养生的关注点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工业化的进程加速,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家庭生活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增加;尖锐的心理矛盾冲突等因素,使得精神紧张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发病会增加,精神疾病发病会增加。酒精和其它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身心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影响个体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养生将涵盖诸多内容: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情趣到精神卫生,从食、药保健到运动健康,因人、因时、因地制定个性化的方案,通盘考虑进行全方位的养生。

  2.5生物治疗融进将进入养生新时代

  在传统的养生方法得到大力弘扬的时候,一些新的延年益寿的方法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尤其是生物治疗方法的兴起,更是给科学养生、健康、长寿带来了新希望。我们采用Ficoll-Paque PREMIUM细胞分离液,分离新生儿脐带血提取细胞,亚健康人群应用156例静脉输入,80%的人疲劳感减轻、睡眠改善、腰腹围下降、皮肤改善、血糖不同程度下降;部分人有生发、乌发的效果。肿瘤患者应用37例静脉输入,20%的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包括前列腺癌、肝癌、胃癌和卵巢癌;68%食欲改善、疼痛感减轻、睡眠改善。还有全国200余家医院在进行各种细胞治疗,和各种细胞营养的生物治疗,给养生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影响衰老的因素有诸多种:长寿老人都具有一种重要的遗传体质长寿体质,调查中发现长寿家庭与其后代子孙间的纵向关系可归纳为:多代连续长寿、隔代遗传和两代连续长寿三种模式。90年代以来纷纷报道人的1、4、7号染色体与X染色体各自存在着与衰老相关的基因;环境因素世界上五大著名长寿地区(厄瓜多尔的伟尔卡斑巴,前苏联的高加索与达斯格坦、巴基斯坦的丰扎,中国的新疆地区和广西巴马县)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人类的寿命与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关,以上地区多集中在山区。但目前调查证明,平原及大城市中也不乏百岁老人,说明人类的健康长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变化会对生理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以上因素互相牵连,互相影响,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是绝对的。健康的心理因素至关重要。同时也告诉我们,长寿是一个浩繁的系统工程,不能迷信长寿经和长寿药,不能忽视各个方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全民保健和防病意识是专业医务工作者的艰巨任务,也是关系到国家强盛的基础,更是全民的期望。

上一篇:

直肠癌病人的护理须知

下一篇:

新京报报道——被怀疑者称方舟子报假警炒作 案件交市公安局调查

Copyrights 2005-2024 导医网 版权所有